9月11日晚上7点30分维海配资,家住丰台区吉利双星小区的张女士下班后来到社区居委会,和社区、物业及其他居民一起讨论小区安全出行的问题。
“楼下总是停满电动车,出行通道被堵得水泄不通,出门得从车缝里穿行,太不方便。”“小区空间太小,虽说只有2栋楼,大约200户,电动车却有110多辆,确实需要停放空间。”“现在人车混行,安全隐患比较大。”协商会上,居民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。
“既要打通出行通道,也得满足大家的停放需求。”看丹街道科学城第一社区党委书记曹海青说。工作人员推来白板,大家在上面涂涂画画,一起设计改造方案,最终决定将路侧空地向东挪移,通道加宽1.8米,并增设软隔离,为行人提供专属通道维海配资,同时规划电动车停放区,实现人车分流。
“七点半议事厅”会议顺利结束。
曹海青告诉记者,社区有8个小区,其中,丰泽街小区1号至3号院是典型的老旧小区。由于历史遗留问题,这三个院落一直使用临时电。随着家用电器增多,功率越来越大,电压不稳导致夏季用电高峰期频繁跳闸。停电时,孩子在家学习只能打着手电、点着蜡烛。“我们看在眼里,急在心上。但启动电改、施工改造等各项细节涉及全体居民,施工问题、配电室选址等很多细节都需要居民共同讨论。”可社区的现实情况是,由于地处地铁9号线与16号线交会处,又邻近科技园区,人员流动性大,居民白天上班,很难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。“为了拓宽议事的参与人群维海配资,保证工作日上班的居民也参与到社区事务中,于是我们把协商会挪到晚上七点半,打造了‘七点半议事厅’。”
“这个小小的改动,对我们太友好了。社区里的事儿都和我们息息相关,我们不是不想参与,只是白天真没时间。现在大事小情我们都能参与进来,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。”丰泽街小区居民李女士说,大家下班后一起沟通协商,配电室从原来离楼约10米调整为27米外,施工期间的噪音扰民、破拆道路等问题也逐一化解。今年3月中旬,电改工作基本完成。而“七点半议事厅”这一议事形式因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欢迎,被保留了下来。
曹海青说,目前“七点半议事厅”已成为响亮的议事品牌,在全社区的8个小区推广开来。小区断网问题、停车问题、蚊虫问题、居民间的矛盾纠纷等,都在晚上的沟通中一一化解。
【治理亮点】
社会节奏加快,不少社区面临居民议事协商参与度低的问题,实现全龄居民的共商、共治、共建、共享成为一道难题。科学城第一社区提供了一种解题思路。“七点半议事厅”将议事时间从“社区上班时间”转变为“居民下班时间”,一个开会时间的小改动,却是推动全员参与社区治理的一大步,进一步畅通了居民反映问题的平台和渠道,将协商议事真正落到了实处。
更多热点速报、权威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博股论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